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7%,其中在攀就业、创业的毕业生接近人,首次超过毕业生的1/3;年,毕业生就业率预计将超过95%,在攀就业人数将超过人……这是一组来自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很亮眼。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率为何能“出圈”?院长王光涛给出了答案:“学校坚持‘深耕’企业,对接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国家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发展所需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了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
敏锐捕捉到当下重点产业(企业)发展人才需求,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及时动态调整专业,新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装备技术、网络直播与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旅游康养及健康管理等10余个专业;房地产经营与管理、艺术设计、建设工程管理等12个专业停止或限制招生规模,切实解决了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我们的毕业生不仅就业率高,到了企业后发展也很不错。”王光涛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学院信息工程系级计算机冶金生产过程控制专业的李方勇,年毕业后进入钢城集团,短短几年便成长为钢城集团有限公司冶金辅料分公司炉料厂副厂长,实现了人生的重大转变。另一个是学院信息工程系的汪玲玲,年毕业进入攀钢工程公司,目前已担任攀钢工程公司钢构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综合管理部部长。
产业的发展、企业的壮大,离不开大量优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离不开输出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面对全力稳住经济大盘的新形势,面对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任务,我市以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职业院校构建起“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满足了产业(企业)发展对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稳住了毕业生的就业。
近年来,我市建立了以应用型本科为引领,国家骨干高职为支撑,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为骨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为补充,技能培训与鉴定为辅助,公办、民办院校协同并进,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职业和高等教育体系,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
攀枝花学院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连续3届获得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金牌,实现中国在该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攀枝花技师学院成功申报为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建筑金属构造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如今,围绕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产业(企业)发展人才需求,我市职业院校不断书写新的精彩。
7月4日,在全市产业(企业)发展人才需求与职教专业设置对接座谈会上,我市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负责人共聚一堂。他们中,有的人因为学生就业工作多次接触,有的是第一次见面,但不管是“老熟人”还是“新朋友”,大家谈论的都是一个主题:迅速响应和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工作部署,在全面稳住经济大盘的机遇与挑战中找到合作契机,让更多的攀枝花技术技能型人才投身市委“一三三三”总体发展战略营造的发展“磁场”,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经济稳步增长“发光”,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搭建好人才支撑的“四梁八柱”。(记者程桂英)
在发展的赛道上“提交”就业的成绩单
在颇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攀枝花职业院校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就业是一面镜子,照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活力。
从“职教”到“职场”,毕业生们“跑”出一条通衢大道,为毕业生们助力的,有党和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好政策,有家长对子女就业在观念上的悄然改变,更有经济发展为个人成长创造出的新机遇、新空间。以攀枝花为例,今年以来,攀枝花经济发展勾勒出一条上扬的曲线,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高出全国、全省1.2和0.7个百分点,新签约引进项目个,前不久,36个协议投资总额.95亿元的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新产业、新项目、新企业不断为这片热土的发展“引擎”提供充沛动能……一波波朝着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奋进的澎湃浪潮,正是毕业生们展现青春力量的广阔舞台。
就业,连着万千家庭,更连着经济大势。
职业院校当顺应大势,与国家之兴同频共振,瞄准人才缺口,丰富专业谱系,精准对接需求,发挥职业教育的人才“蓄水池”功能,把人口红利更好地转变为人才红利,更好满足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的需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小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