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李军杰)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8日在京发布《中国城市医疗硬件环境竞争力报告》。报告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产品空间配置有待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资源不充分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影响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水平。专家对此建议,宜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提升城市群周边及中小城市基本医疗资源水平,进而提升我国城市公共卫生整体风控能力。
报告通过医生数量、医院床位数量、医院数量以及流动人口健康档案覆盖率等指标,对全国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港澳台)的医疗硬件环境进行评价。整体上看,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医疗设施优势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城市医疗服务水平与城市规模、行政级别等存在密切联系,城市间差距较大。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我国城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存在相当程度的不平衡。据测算,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医疗硬件环境竞争力均值相差近一倍。就城市来看,得益于经济、政治、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一线城市及各省会城市医疗服务设施较为完善,四线及以下城市医疗服务资源相对匮乏。
事实上,大多城市都存在各自短板,面临不同挑战。报告显示,只有极少数城市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双双领先,大部分城市呈现出“此高彼低”或“此低彼高”态势。中小城市往往总量指标落后但人均指标靠前,大城市则多是总量可观人均不足。以医院床位数为例,上海、北京、医院床位总量排名靠前,长沙、太原、攀枝花等中西部城市在人均床位数上更有优势。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博认为,医疗等资源差距使得人口向更高行政级别城市流动,进而加剧了大城市公共卫生管理服务压力。一些大城市由于人口过度聚集使得医疗卫生相对不足,已成为当前影响我国城市宜居性及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之一。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方面仍存在短板,医疗硬件设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倪鹏飞建议,各地宜结合疫情防控系统地梳理当地医疗卫生资源情况,查找软肋与瓶颈,加大医疗资源补短板力度,优化基本医疗资源在城市群周边与中小城市布局,弥合区域间、不同行政级别城市间医疗资源差距,提升我国城市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另有专家建议,借助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普及远程医疗,采取“结对子”模式,推动医疗机构跨省、跨市定向对接,最大限度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此外,探索集成医学大数据资源,建立健康档案等基础性数据库,规范居民健康信息服务管理,进一步拓展公共卫生监测评估、传染病疫情预警等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