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展示团队精彩彰显学科魅力攀枝花市东区第 [复制链接]

1#
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管理 http://www.dengxincaoa.com/dxcyx/5061.html

年12月30日下午,攀枝花市东区第六届课堂教学改革展评活动在精彩中继续,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团队展示了“交往体验式”课型主题教研活动。活动从课堂展评、观课量表解读、议课评课三个方面展开,团队的凝心聚力、学科的独特魅力尽显其中。东区全体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中小学校长、教学副校长、新入职教师国培学员、教研室全体成员对活动进行了观摩。

课堂展评——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

活动从课堂展评开始,来自攀枝花市密地外国语学校的皈烨清老师展示了《关爱他人》的课堂教学。课堂紧紧围绕“关爱的内涵、关爱的意义、关爱的艺术性”这个具体的教学目标,抓住“体验”“感悟”这两个交往体验式课型的核心要素,通过问题驱动、情境体验、点拨引导等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形成关爱他人的品格,提升关爱他人的能力。

课堂上,平易近人的师生对话,妙趣横生的情景剧表演,热烈激昂的小组讨论,精彩纷呈的课堂生成,潜移默化的价值引领……皈老师演绎了一堂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初中思*课教学。

量表解读——科学适切实用

在课型观课量表解读环节,来自攀枝花市二十五中小学校的汤锡莲老师以专业的视角从制定观课量表的意义,《交往体验式课型观课量表》制定的依据以及该观课量表的观察维度和操作使用进行了深度地讲解,呈现了观课量表制作的科学性、适切性和实用性,为教师的观课议课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工具。

议课评课——积极专业热烈

观课团队分小组利用观课量从不同维度进行议课,教师们讨论热烈,积极分享自己的观课感受,最后由组长汇总进行了专业的点评。

第一组组长张尚清老师从“教学内容的设计”维度进行点评。他们组认为:皈老师在课前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在交往中的困惑,生成教学问题,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合理;遵循交往课型“播—导—探—悟”的逻辑体系,设计了“明关爱—析关爱—会关爱”三个教学板块,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创设有层次性、思辨性和关联性的问题,带领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关爱的意义,掌握关爱的方法,将思*课的经典三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体现得非常完美;本课围绕“关爱他人”这一主题,选取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和同学们身边所发生的故事,营造了一系列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参与公共生活,有效应对成长中的困惑,处理好与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思*课的育人功能充分体现。

第二组组长二十五中小的施露老师从“教的方式”的维度进行点评。他们组认为整节课很好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通过教师的有效设计和组织,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科学的教学活动,有梯度的教学问题,合适的情境创设,理趣结合的教学方式,加上教师准确的引导和点拨,为学生的“学”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三组组长二十五中小的刘权荣老师从“学的方式”的维度进行点评。他们组认为本节课所有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都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聚焦于学生的“学”,“以学为中心”在课堂上落实的很充分,很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下,课堂是民主、和谐、开放的,学习氛围是浓厚的,学生身心愉悦,积极参与,享受学习,在学习中敢于表达、乐于分享,营造了和美的课堂文化。

最后,来自二十一中小的王蓉老师对课堂进行了整体评价,她认为本节课是准确、精巧、聚焦、和美的,也为上课教师提出了优化建议,一是教师课堂上要更加机智,更好地调控好课堂;二是教师在问题的深层次引导上要敢于放手,生成更多的精彩。

本次主题教研展示活动凝聚着东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团队对课改、对课型建设的点滴思考,也见证了我们积极研究的成效。展示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我们探索的脚步将继续前进。作为新时代的思*教师,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教研,深耕课堂,设计出更多有立意、有高度、有深度、有品位、有韵味的典型课例,充分发挥思*学科“立德树人”的功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初中《道德与法治》交往体验式课型主题教研展示活动的结束,本次为期四天的东区第六届课堂教学改革展评活动也画上了圆满句号。

我们期待未来的成果更丰硕,展评更精彩!

图文

东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编辑

施金寒

审核

孙雄张长平

投稿邮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