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一大早,盐边县渔门镇龙胜村村民马晓兵家中格外热闹,村里一位年长的妇女正在为马晓兵的女儿马兰梳双辫、挂耳坠;房间里,马兰的母亲杨尔杂正在准备孩子头上戴的花边黑色哈帕、新裙,以及颜色各异的珠子和领上的银牌等服饰品。这一天,马兰迎来了她别样的“成人礼”。
“成人礼”对于每个女性彝族同胞来说都尤为独特,因为那是她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在成人礼当天,彝族少女会举行“换裙”仪式宣告成年,“成人礼”被彝族同胞称为“色拉洛”,意思是脱下童年的裙子,换上成年的裙子,“色拉洛”不仅是比较盛行的少女换裙习俗,也是女子从童年过渡到成年的标志。
按照彝族家庭以往的习俗,主人家每到孩子“成人礼”当天,会像过节一样喜气洋洋地为她们举办一个隆重的宴会,拿出家里最好的酒菜招待亲朋好友,亲朋好友们也会在那一天早早地登门拜访,送上礼物祝贺。
“吉日良辰到,开始换裙!”按照“毕摩”(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算好的时间,马兰开始“换裙”。待“色拉洛”仪式结束后,马兰头戴绣花头帕,穿上拖地长裙,走出了房间大门迎接前来的亲朋好友。
这次成年礼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仪式只邀请了关系最近的亲朋好友,招待客人的饭菜也从以往的杀猪宰牛变成了家常饭菜,即便如此,大家依旧同往常一样开心地坐在院子里共同为马兰庆祝欢呼,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这场特殊的仪式。
“村民们思想上的跨越,得归功于移风易俗。”龙胜村*总支副书记李付华说道。近年来,为了让移风易俗新观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龙胜村积极培树婚丧嫁娶新风,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按照乡镇红白事办理规定制定了本村具体标准,并以“移风易俗倡议书”“红白事村规民约”等形式向村民们进行广泛宣传。
沙婷婷的“成人礼”
“以前举办一场‘成人礼’仪式,少不了大摆筵席、邀请四宾,家中为客人准备的菜肴也及其丰盛;亲朋好友送的礼金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既花了大成本,还欠了人情债……自从我们村有了红白理事会,谁家办事都按章程走,现在孩子的‘成人礼’越办越简化,奢侈攀比之风也没有了,用节省下来的这笔钱给孩子买学习用品,何乐而不为呢?”马晓兵乐呵呵地说道。
或许是一次难忘的“成人礼”,或许是一次红白喜事,但无论什么形式,都不应该是那曾经奢侈的宴席。我们应该注重内涵不铺张浪费,倡导移风易俗,给孩子一个简单而又不失仪式感的“成人礼”,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成为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和倡导者。
来源:攀枝花市公众信息网
·禄劝武定彝族同胞有口福啦!彝族(聂苏)苦荞啤酒正式登陆禄武市场啦!
·近期火爆饮料“华娃娃啤露”向全国招商!
·彝族习惯法与摔跤规则的关系
·中央候补委员彭金辉任重庆市委常委
·彝族少年为传承民歌组乐团用清甜歌喉赋予民歌新生命
策划:阿叫拉诺
主编:吉觉佳佳
编辑:吉克伍佳阿呷以布张绍海
法律顾问:云南德勒律师事务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