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攀枝花东风已至扬帆远 [复制链接]

1#

年,注定是四川发展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式按下“启动键”。

面对这千载难逢的“超级风口”,攀枝花如何锻造出耀眼的“金色”?

攥指成拳,精准发力。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攀枝花工业必当一马当先,用世界级资源打造世界级产业链,主动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贡献力量,开启从有限空间走向无限发展的通道。

资源优势化为产业优势强大市场竞争力为驰骋添“动力”

6月19日,攀枝花嘉翔钛业10万米医用及航空工业用钛毛细管生产线项目一期工程启动生产。这是我市打造钛金属产业集群项目之一,也为进*钛价值链中高端产业、进一步延伸钛产业链增添了重要动能。

7月6日,我市与龙蟒佰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点围绕“高质量利用攀西钛资源大规模生产氯化法钛白粉产业链”展开深度合作,力争5年内取得产业化转化突破,10年内形成完整的大规模工业生产产业链。

“拥有世界级的资源,就要做出世界级的完整产业链。”这是攀枝花的底气所在,也是攀枝花做强工业实力的方向所指。

攀枝花是国家认定的个资源成熟型城市之一,钒、钛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三和第一,是国内唯一的全流程钛工业基地。

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走上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持续释放的发展新路,是攀枝花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关键命题之一。

今年2月,我市成立“攀钢航母舰队”领导小组,并在第一次工作推进会议中响亮提出:围绕攀钢这艘“工业航母”,做强产业链上下游和左右端,形成一批配套企业,打造“航母舰队”,与攀钢一起集体“出海”,共同抢占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增强综合竞争力。

资源优势带来的强大市场竞争力,是攀枝花完成这一命题的一张“王牌”。目前,我市与成渝地区,特别是成都、重庆经贸往来密切、产业互动频繁、共建项目众多。

据统计,我市与成都20余家企业有供销合作,其中,仅攀钢和钢城集团在成都及其周边地区就有子公司、分公司或参股项目30余个(家);攀枝花有13家企业与重庆企业有供销合作,其中,攀钢在重庆渝北、江北等区县有7家分公司、5个重点建设运营项目,重庆企业在我市有6家分公司。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为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增“底气”

如果说资源优势是一张画板,那么科技创新便是在这张画板上描绘美好图画的彩色笔。

在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中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聚焦“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强化创新资源集聚转化功能”是重要支撑之一。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就是要打造创新驱动的先导区。攀枝花对接这一战略定位,就是要加快建设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推动科技创新引领工业转型升级,让老工业基地迸发新的活力。

近年来,攀枝花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科研合作,提升创新能力,推动形成高新技术企业存量升级、增量涌进的格局。

随着我市狠抓攀西试验区重大科技攻关,“攀钢航母舰队”科技装备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攀枝花工业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3D打印用球形钛合金粉末制备技术打通气雾化制备球形钛合金粉末工艺流程,奠定球形钛合金粉末产业化基础;

EB炉装备实现国产化;

攀钢已自主研发五代钢轨新产品,独创并申请钢轨专利技术60余项,3项技术获得美国专利权和欧盟专利授权,建成米钢轨在线热处理生产线,开发出满足高速、重载铁路用高性能道岔钢轨。

……

一项项高新技术的突破

为“攀钢航母舰队”集群出海升起了“风帆”

我市科技研发实力和成果转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亿元,这一数字约是“十三五”开局时的1.5倍。

钒钛新城石磊摄影

工业不强不叫攀枝花

工业不齐难成攀枝花

我市以攀钢集团为龙头、以钒钛资源为资本、以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为招牌,积极争取承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产业布局,着力将攀枝花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和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示范区,打造成为成渝地区高科技新材料研发生产制造基地,绘好成渝地区科技创新的攀枝花版图。

来源:攀枝花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