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厉害了这群孩子堪称ldquo攀枝花 [复制链接]

1#
北京湿疹网上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26/8890894.html

飞针传古韵丝线绣彝风

近日

平地镇中心校的孩子们

穿针引线、描龙绣凤

将“非遗”带进课堂

当上了俚濮文化的“传承人”

精巧的饰品、古朴大气的刺绣……5月25日,仁和区平地镇中心校的“俚濮彝绣工作坊”内,富有民族风情的艳丽色彩装点其中,很难想象这些精致的绣品都出自该校学生之手。据悉,平地中心校的“俚濮彝绣工作坊”于今年4月成立,由24个“小学徒”和数名老师组成,主要学习俚濮彝绣中“饰品、包、服饰、鞋子”这四大类绣品的“纹样、颜色、针法”等文化与技巧。

在平地镇,穿在俚濮彝族人身上的一针一线,承载着当地彝族文化的沿袭,彰显着彝家人对自然的感悟。据了解,彝族刺绣可以追溯到三国以前,距今最少有多年的历史,与原始绘画、记事符号、服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仁和区的俚濮彝族作为彝族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刺绣既有对彝族服饰的继承,又在细节上有所发扬,表现力强,适宜于绣花草纹样。工艺技法变化多,有垫绣、引绣,以及包针、长短针等技法。

晏萄是一位外地人,在平地镇中心校担任美术课老师,她对俚濮彝族文化十分感兴趣,她在课余时间到迤沙拉采风时发现,当地的彝绣虽然很漂亮,但是会的人越来越少,于是就产生了将俚濮彝绣搬进课堂的想法。

随后她与同事先后数次前往迤沙拉,向村里的老绣娘请教针法、图案。细心的晏萄记下老人传下的经验技巧,并将其整理成册,于今年4月,创建了“俚濮彝绣工作坊”,通过以传承俚濮彝族刺绣为核心,在继承俚濮彝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丰富俚濮彝族刺绣的多样性、创新性。

“我希望能通过我们的课堂,让更多的孩子学会俚濮彝绣,把老祖宗遗留的文化传承下去。”晏萄说,对于这份珍贵文化的传承,她这个“外乡人”有着别样的希冀。

当天,坐在“俚濮彝绣工作坊”的“小绣娘”拿起针线认真地看着穿针的位置,细致、耐心地从一面绣到另一面,循环往复。孩子们穿针引线、描龙绣凤,当上了俚濮文化的“传承人”。

尹志杰同学说:“我们每天中午都会到工作坊来学习刺绣,我身上穿的衣服就是同学们自己制作的,我觉得我们俚濮彝人需要传承自己的文化。”

目前,俚濮彝绣与日常教学的融合正处于研究阶段,下一步,平地镇的美术老师们将利用俚濮彝绣的特点将其开发为校本课程。未来,“俚濮彝绣工作坊”还将在传承当地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入创新元素,形成具有仁和特色的文创产品。

来源

非钒钛度编辑

胡德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